论文摘要
放大 缩小

房颤患者急性脑栓塞动脉取栓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杜娟, 蔡艺灵, 崔永强, 段文博, 孔祥锴, 吴铮, 石红琴, 张照龙, 王贵平

解放军第306医院

目的: 探讨房颤患者急性脑栓塞动脉取栓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静脉溶栓桥接或单纯动脉内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栓塞房颤患者的资料。选取患者均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导致的心源性栓塞共22例,其中90dmRS评分0-2级(功能恢复良好)10例为一组,3-6级(功能恢复差)12例为一组。分析2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治疗情况。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栓塞部位、取栓前是否桥接静脉溶栓、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到再灌注(TOR)时间、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取栓次数、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治疗(mTICI)血流分级、术后颅内出血转化等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INR、栓塞部位、取栓前静脉溶栓例数、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例数、mTICI2b级以上的比例、术后颅内出血转化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功能恢复良好组发病时NIHSS评分(15.2±2.0),低于功能恢复差组(22.9±8.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功能恢复良好组TOR时间(307.4±85.7min),少于功能恢复差组(426.5±145.0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功能恢复良好组取栓(1.8±1.40)次,少于功能恢复差组取栓(4.2±2.25)次,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到院时NIHSS评分越高、TOR时间越长、取栓次数越多,预后越差。
结论: 房颤患者急性脑栓塞动脉取栓治疗时,通过改进流程、更新材料、提高技术,缩短再灌注时间、减少术中取栓次数,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尚需更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探索。